Longlati展览现场 | 奥纳·泰特斯:观赏距离
2023年9月13日至2023年10月25日
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将于 2023 年9 月 13 日欣然呈献奥纳·泰特斯(Honor Titus)的首次机构个展“观赏距离”,展出艺术家新近创作的十三幅绘画作品。
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欣然宣布李慕华(生于1995)获选为2023年驻留艺术家。她将入驻Longlati在上海外滩空间设立的艺术家工作室,展开其创作实践。
为回应前沿思想转向与时代共脉搏,Longlati 收藏与赞助计划早至 2017 年,就开始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 90 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这三条线索恰可落脚于当下已成蔚然大观的三个学术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少数理论与华语语系研究。然而,这三个与“他者”概念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尚未在简中世界得到深耕与串联。“众声喧哗”则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一个项目。
为回应前沿思想转向与时代共脉搏,Longlati 收藏与赞助计划早至 2017 年,就开始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 90 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这三条线索恰可落脚于当下已成蔚然大观的三个学术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少数理论与华语语系研究。然而,这三个与“他者”概念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尚未在简中世界得到深耕与串联。“众声喧哗”则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一个项目。
为回应前沿思想转向与时代共脉搏,Longlati 收藏与赞助计划早至 2017 年,就开始围绕着三个主题展 开: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 90 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这三条线索恰可落脚于当下已成蔚然大观的三个学术领域:女性主义哲学、少数理论与华语语系研究。然而,这三个与“他者”概念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尚未在简中世界得到深耕与串联。“众声喧哗”则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一个项目。
在首期驻留项目圆满完成之际,Longlati基金会欣然宣布张移北(生于1992年)获选为下一年度(2022–23)驻留艺术家。她将于本月入驻基金会在上海外滩空间设立的艺术家工作室,展开为期一年的创作实践。
Longlati基金会欣然宣布任命陈嘉莹(Jenny Chen)为艺术总监,她将于2023年3月1日履新。
陈嘉莹自2021年秋加入Longlati写作者收藏委员会计划(上海)。此次担任全职后,她将与Longlati现有团队紧密合作,全面参与展览统筹与策划,与外部机构建立良好联系、达成充分交流,并开拓国际间合作的可能。同时,她将结合自身研究,通过展览、出版物以及公共项目等活动,为Longlati收藏与赞助计划提供更多元的学术语境,深入挖掘二十世纪国际女性艺术家、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以及90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促进跨地域、跨社群与跨文化的对话。作为一名长期专注于探索前沿的学者,陈嘉莹也将沉潜至Longlati基金会的藏品本身,在梳理并组织艺术家个案的基础上实现具有前瞻性的群展项目。
苏予昕:走尘
Su Yu-Xin: Dust that Rides the Wind
展期 Dates
2023.03.03–2023.05.15
展览现场
Longlati基金会2023年春季群展“缠缠缠绕”(Entangled, Ensnared, Entwined)将介绍三位国际知名70后女性艺术家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1971年生于瑞士日内瓦,现生活并工作于纽约)、胡晓媛(1977年生于中国哈尔滨,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以及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1979年生于波兰卡托维兹,现生活并工作于柏林)的实践,以反映她们如何凭借雕塑形式对个人、心理与社会之间的复杂链接进行洞察。展览涵盖了三个单元,分别描述“缠绕”作为我们与自然相处乃至共存现况之隐喻的不同维度——“缠绕的姿势”、“缠绕的存在”以及“缠绕的联系”——通过星群化的显现,将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并列或反置。呼应Longlati收藏和赞助计划的部分使命——为上世纪女性艺术家的利益发声,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皆来自基金会过去几年的收藏。
“灼热边缘”(Burning at the Edges)将呈现 Longlati 基金会近期在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这一主题的影响下购藏的诸多巨大尺幅作品,包括 Y.Z.卡米(Y.Z. Kami,1956年生于伊朗德黑兰)的“穹顶”(Domes)系列、伊伯翰姆·马哈马(Ibrahim Mahama,1987年生于加纳塔马利)的黄麻袋作品以及亚当·彭德尔顿(Adam Pendleton,1984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黑白绘画作品。展览将探讨这三位艺术家如何对神圣建筑、全球化商品、宣传与涂鸦文本的形象进行转化,继而探索流动身份与相应的内在冲突所带来的意义。该展览由 Longlati 基金会制作。
“范特西”(Fantasy)是艺术家谭永勍(1990年出生于石家庄)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由生活并工作于北京的策展人杨鉴策划。在“十年复十年”的概念推动下,这是Longlati收藏与赞助计划自2017年启动至今首次针对90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成果展示。谭永勍是Longlati基金会持续关注并支持的个案。此次展览系统梳理了谭永勍近期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巨幅三联作品,由Longlati基金会委任于2020年,将被纳入其所构建的“艺术结合科技”的宏大收藏与赞助命题之中。下
Longlati基金会荣幸呈现美籍亚裔艺术家赖辉明(Timothy Lai,198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哥打巴鲁)首次机构个展——“爸爸,勿让日灼我身”(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 Pa),这也是他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这批新作援引了英国音乐人艾尔顿・约翰在1974年所写的歌曲“勿让日灼我身”(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并以“爸爸”(Pa)作为呼唤的对象进行转化。男性友人之间的情感互求被投射至父子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争执与妥协在艺术家的画面中获得显现。黄与红、紫与棕等充满活力的旺盛色调勾勒出光线独特的隐晦质感,强调了这种对抗在不断流动和变化的状态。
Longlati基金会在不断推进并完善其收藏与赞助计划的过程中,试图为艺术家拓展多样的实践路径、实现全新的创作可能,故特别发起Longlati艺术家交换策展计划,今后将不定期邀请两位来自不同地区与语言背景的艺术家形成组合,担当对方于Longlati基金会所举办个展的策展人,扩大艺术家在公共话语编织乃至艺术空间生产等方面工作的参与度。
由Longlati基金会制作的“园林剧场与人类世的怪物寓言”(Theatergarden and A Be[a]stiary of the Anthropocene)将特别展示其收藏的来自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1978年生于法国里尔)的绘画与玻璃雕塑,以及普氏近期实践中众多不同媒介的作品,包含但不限于装置与手织挂毯。这些作品对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生命形式与生命转化之失向作出了侧写,同时勾勒出现代语言超越社会政治限制的无常。
Longlati基金会即将呈现“汝肤之镜/境”(The Mirror[-scape] of Your Skin)。这是Longlati基金会首次为中国艺术家举办个展,旨在集中介绍马秋莎(1982年生于北京)自2018年起在Longlati收藏和赞助计划的委任下完成的部分“沃德兰”(Wonderland)系列装置与其它在她职业生涯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自2021年9月开始行动的Longlati写作者收藏委员会计划(上海)由活跃于上海的写作者 ——陈嘉莹、陈玺安、李素超、袁佳维——共同组织,旨在耕耘本土艺术生态并加速写 作者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的观念互动。4位写作者每月就上海地区各大画廊与机构的当期展 览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针对相关艺术家的作品信息收集与研究,制定每月收藏方案。他 们各自提案、互相评估,最终集体投票决选出当月进入Longlati基金会收藏的作品。
上海在刚刚过去的4月经历了一场惊变,猝不及防的全域封控似乎成为新的常态,整座城市无奈陷入踌躇。
Longlati基金会写作者收藏委员会的四位成员——陈嘉莹、陈玺安、李素超、袁佳维——特别发起此次分享,谈谈各自在遭遇闭环管理过程中的工作界面与生活方式,试图重新思考与所处空间的关系并从中探索自我的延伸。
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筑·居·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一文中提出的空间观念——个体必须通过其在空间中的“逗留”来理解其“存在”与“栖居”状态,此次分享以间断性的“驻”作为核心命题来统摄建设性的“筑”与日常性的“住”,并将其追溯到这段时间里所有触手可及之事物及其所属的领域之中。
此次分享亦邀请到与Longlati基金会有所合作的驻沪画廊业者代表——蔡珺珺、Francois Ho、王若琳、周冰心、张哲源——联合发声。
沈心怡(Sydney Shen,1989年出生于新泽西,现居纽约)是Longlati基金会写作者收藏委员会(上…
进入“墙后(Behind the Wall)”展览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体刷成明黄色的六菱形亭阁,探身而入,视线便与拱形门廊框定的黑人肖像四目相对。这是一位有着如同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画作般模糊面孔的男子,身着花衣,侧身但正面注视着对位的来者。环顾而视,左右墙壁上各自悬挂着更大尺幅的肖像,一幅是优雅的身着红绿波点花纹的披肩发黑人女士,另一幅,画中身着白T的黑人青年身体前倾,表露出与人交谈的兴致。
Longlati基金会欣然宣布苏予昕(生于1991年)获选为2021–22年度驻留艺术家。她将在Longlati基金会于上海外滩地区开辟的全新空间中设立专业工作室,展开为期一年的色彩研究与绘画实践。
自2021年9月开始行动的Longlati写作者收藏委员会计划(上海)由活跃于上海的写作者 ——陈嘉莹、陈玺安、李素超、袁佳维——共同组织,旨在耕耘本土艺术生态并加速写 作者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的观念互动。4位写作者每月就上海地区各大画廊与机构的当期展 览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针对相关艺术家的作品信息收集与研究,制定每月收藏方案。他 们各自提案、互相评估,最终集体投票决选出当月进入Longlati基金会收藏的作品。